大众学佛网

如来佛祖二弟子唐僧转世精通幻术?他竟怂恿孙悟空偷王母的蟠桃?

发布时间:2024-04-19 04:32:08作者:大众学佛网
如来佛祖二弟子唐僧转世精通幻术?他竟怂恿孙悟空偷王母的蟠桃?

关于真实的唐僧,大概需要用几句话阐述下。

第一、唐僧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俗名陈祎的大唐高僧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第二、唐僧算是官宦子弟,自幼精读儒家典籍,「爱古尚贤」。只不过在隋衰亡时,他便随其父陈惠弃官归隐,隐居乡野,唐僧还有三个哥哥,他是跟随在净土寺出家的二哥陈素入寺学经。

第三、善于学习的唐僧曾居蜀四五年,参访名师,讲经说法,大约成名于唐高祖武德年间。

第四、唐僧为了对教义或理论的分歧进行正本清源,于唐贞观元年向唐太宗陈表西行求法,但并没有得到唐太宗的应允。于是决意追本溯源的他,私自开启了「冒越宪章,私往天竺」的直探原典之路。是年,唐僧二十七岁。

第五、唐僧偷渡西行,昼伏夜行,边学边进。而在那烂陀寺的研习,让唐僧成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以唐僧为论主的曲女城辩论大会更是让他名震五印。

第六、唐僧于贞观十九年携带657部经巻载誉归国,并在接受唐太宗召见时,表达了自己曾因偷渡这样的「专擅之罪唯深惭惧」,并发愿「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

唐僧

第七,唐太宗和唐高宗先后多次规劝唐僧「弃缁还俗」,但均遭到唐僧的婉拒。

第八,唐僧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组织译场译经,共译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其间,口授自己游学异国的见闻,并由弟子辩机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

第九,唐僧于唐麟德元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世寿62岁,升往弥勒天,灵骨归葬白鹿原,后改葬于长安兴教寺建塔供奉。

历史中胆大如斗的唐玄奘却在吴承恩《西游记》中成了胆小如豆,却又善良虔诚的苦行僧——唐僧。但他的前世很厉害,竟然是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尽管被沙和尚前前后后吃掉了九次。

金蝉子为什么会转世为软弱昏庸的唐僧呢?

按照如来佛祖的说法,因为金蝉子「不听说法,轻谩我之大教」,所以,被如来佛祖贬去了「真灵转生东土」,予以惩戒。如来佛祖的一片苦心,或许只为给了金蝉子一个金蝉脱壳、重新归位的机会。

孙悟空

金蝉子前世轻谩大教的光辉事迹,孙悟空似乎也道听途说隐隐约约有所了解。他曾对猪八戒讲过,「原叫金蝉长老」的唐僧,「不曾听佛讲法」,动辄就会出现「打了一个盹」的现象,有时还会故意「往下一失,左脚下翙了一粒米」。

金蝉子听课犯困打盹,先天晚上干什么去了?故意将米粒撒到地上,恐怕也不是因为不珍惜粮食吧?真叫人匪夷所思。

因为有了如来佛祖二弟子这个身份的背书,民间便有了唐僧精通幻术的传说。

据传,某日,深喜幻术的唐太宗郊游,精于幻术的道士罗思远和三藏法师随行。其间,罗思远为博皇帝欢心,祭出一道咒符,竟将三藏法师卧室里的一领锦襕袈裟用幻术幻化到众人面前,而三藏法师也确认这是御赐袈裟无疑。然而,正当罗思远捧着欣赏时,三藏法师也默念一道咒语,罗思远手中的袈裟,竟瞬间凭空披在了三藏身上。

会幻术的唐僧好生淡定。

太阳照耀下的月亮,尽管耀眼,但它总归还是有自己的月之暗面。《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就塑造了唐僧的另一面。

唐僧知道孙悟空曾经偷吃了满园的蟠桃,于是想到前路可能要途径王母娘娘的蟠桃园,便以「今日蟠桃结实」为由,撺掇孙悟空「可偷三五个吃」。

王母娘娘

好了伤疤,没忘疼。孙悟空因考虑到自己「因八百岁时偷吃十颗,被王母捉下,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铁棒,配在花果山紫云洞,至今肋下尚痛」,用一句「我今定是不敢偷吃也」给拒绝了。

但唐僧的艳羡之心仍未泯灭,不惜降低预期,「何不去偷一颗?」甚至认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去必无妨。」——这也许就是唐僧更符合人性的一面吧。

当然,唐僧未必一定要装腔作势的保持着自己的那一种矜持之态。

杨景贤极具调侃之意的《西游记》中,就给唐僧安排了一个颇有内涵的讲法台词:「阴无阳不生,阳无阴不长,阴阳配合,不分霄壤。豆有豆畦,麦有麦垅,豆麦齐栽,号曰杂种。」——哈哈哈……

西游路上妖怪多,跟着老宋捉活的。请关注《宋谝西游》,查看更多西游脑洞,一起探寻妖的人性和西游的奇妙世界……

文/老宋//宋谝西游//原创作品//严禁抄袭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