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显法师:消除嫉妒悭贪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3-11-22 04:04:35作者:大众学佛网
这个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带着贪、瞋、痴的习气,几乎人人都有,那么我们修学大乘佛法,你要能够拓开你的心量,放下你的贪瞋痴,那么众生很难识得什么是贪瞋痴,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其中的一种烦恼,就是悭贪嫉妒。
一个人没有福,他就悭贪,不肯布施,见到人家比他好,他就瞋恨,心里不是滋味,讲一些这种风凉话,俗话说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自己没有福,见到人家福比他大,受用比他好,他就嫉妒,见不得别人好,但是自己呢,福报又不够,也不愿意修,悭贪,这个都是学佛的障碍,你很难学习大乘,这一种心态,你要能够觉察,你看到人家比你殊胜,你这个”我慢心”要放下,你的这种 忌妒心 要放下,要知道忌妒是一种瞋恨,所以说贪瞋痴。”悭贪”属于贪,”忌妒”属于瞋,你看看现在没有学佛的人,他的这种贪瞋痴非常地重,天天都在造业,天天都不能回头,那么我们学佛要有戒定慧,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
要懂得布施,要懂得广修供养,要懂得随喜功德,你用随喜功德、用广修供养,对治你的悭贪,对治你的忌妒。不要忌妒人家比你好,不要嫉妒别人超过你,你这个心都是高下心,高下心就是差别念,差别念那就障道。
看到人家学佛学得比你好,持戒持得圆满,你要懂得学习、懂得赞叹,看到人家世间的福报比你大,你要懂得自己要修更多的福,要能够忏除劫业,如果你还是持续地悭贪、持续地嫉妒,那么很难去转你这个无始劫以来的业障,你学大乘,你的心量打不开,本来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但是因为你嫉妒、因为你悭贪,所以心量就缩小了。实际上,若论心体之量,本来没有大小,但是众生堕在虚妄分别当中,所以在自受用当中有大有小的差别,那么就是枉受苦恼,所谓皆是自妄想心之所招感,自己妄想业力变现出来的虚妄受用,都是你自己的问题。所以一个人为什么活到后来他不开朗,世俗人讲的不开朗、他不快乐,就是他的贪瞋痴太重了,他的这个“我相”太重,所以业障消不掉,业障消不掉这个人心不会开,心是闭塞地,所以要多接触大乘佛教,多看大乘佛法,用正知正见来提醒你自己,让自己不要变成凡夫,不要堕在悭贪嫉妒当中,尤其是人的这个嫉妒瞋恨,见不得别人好,这种问题相当严重,兄弟跟兄弟要比较,这个家亲眷属之间比较,朋友之间比较,同事之间比较,那你如果是这种心态,你就活在地狱当中,人间的地狱。我用世俗人的看法跟你讲,我们中国人讲求的是共存共荣、互相合作,外国人他不懂,到处跟人家斗,到处跟人家竞争,结果到后来什么都没有得到,得到的是贫穷,得到的是落魄衰败。
我们看看当今世界上曾经的强国,现在变成什么样子。而你看我们中国,为什么能传承五千年,它懂得友好、懂得跟人家合作,一个国如此,一个人也是如此。所以从世间法上看,你心量不大,不懂得包容,不懂得跟人家合作,你只想的我在跟人家竞争,人家都是我的敌人,那你这个是活在三恶道里面。用佛法来看,你没有办法入大乘,你没有办法成佛。所以学佛,为什么说学佛的人有福,这个就是他接受佛法的教导;为什么说我们中国人有福,这个都是受佛教的影响,佛法讲得要消除贪瞋痴,要懂得包容,要懂得互相来帮助,见到人家苦难,我们会去帮他,这个就是一个人的存心,所以不可讳言我们中国是穷过,这一百年前真的是贫穷落后,但是现在大不相同,尤其这个四十年来,起了这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就是用心不一样,用心不同。
所以从我们国家来看,那么你再看看外国;那从一个人来看,你再看看其他没有学佛的,你这样子去看,凡是悭贪、嫉妒、瞋恨,到处斗争的,最后果报都不好,最后果报都很差,那种不择手段的、强取豪夺的,到后来这个果报都不好,所以我们学佛要知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尤其不可以见不得别人好,见不得别人好,自己心就狭窄。心狭窄,你就活在瞋恨当中,你处处怨天尤人,处处愤恨不平。那归根结柢也可以说是你对于因果,你不了解,你既然不了解因果,你心就不平,你就起种种贪瞋痴,所以都有关系的;也可以说你没有在修行,也可以说你不懂因果,也可以说你不解实相。
修行就在生活当中,在生活当中见到自己的烦恼习气过失,要把它转变过来,用在道场学到的正知正见;用在道场修行、平常作早晚课的工夫,来降伏烦恼,这个才叫用功,才是学以致用。你学佛才是真正在学,那么希望大家能够勤于觉察,能够消除这些问题,让自己做一个有福的人,让自己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要像一个俗人一样,希望大家能够去落实,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