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戒若琉璃,内外明洁。

发布时间:2024-09-09 04:34:55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戒若琉璃,内外明洁。

所以戒律从哪里学起?这些年来我们提出来了,从《弟子规》学起,从《感应篇》学起,有《弟子规》跟《感应篇》的基础

,你学三皈五戒十善不难,可以能跟古人并齐,不会在他之下。如果不从《弟子规》,那你就没有根,这根之根你没有,你的成长速度会很慢,也可能你退心,这一条路你走不通。於是我们才真正认识《弟子规》跟《感应篇》的重要,有这三个基础,《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就决定能生净土。为什么?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带业往生得有这个条件。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你想到极乐世界作佛,先把人做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你确确实实有能力生欲界天,你得有这个能力。《弟子规》跟《感应篇》可以帮助我们生欲界天,来生不失人身那是肯定的,那一点怀疑都没有,你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在佛法是保证你不会堕三恶道。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学佛也不一定会堕恶道,很难讲,看你临命终时最后一念,如果最后一念还是贪瞋痴,三恶道去了。临命终时亲情不能放下,这是贪爱,财产不能放下,都是障碍,都属於贪,贪堕饿鬼道,愚痴堕畜生道,瞋恨堕地狱道。

为什么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嘱咐人送往生,八个小时不要去碰这往生的人,他断气八个小时连他的床都不要碰它,离它远一点?怕他发脾气,怕他生气。八个小时一般来说神识没离开,虽然断气了,没离开,就是说他有知觉,八小时之后神识离开了,那个没问题。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十二个小时,或者十四个小时,那很安全了,决定没事情了。这个规矩要懂、要遵守,不要一会去摸他,一会去摸他,如果他一发脾气,你们这么讨厌,你摸他,他痛苦,一发脾气就把他送到地狱去了,那就变成冤家了,他会恨你。印祖说的这个话决定不是假话,我们要有这种常识。

戒要认真去做,要做得很干净,明净清洁,明净是讲心,清洁是讲行,以自庄严。持戒净洁,譬如琉璃,琉璃是比喻,透明的,讲琉璃瓶,我们今天很多用水晶,在佛法里,琉璃是翡翠这一类的,我们一般讲翡翠,透明的绿色的称为琉璃,佛经上讲的玻璃就是水晶,古时候没有现在这种化学做的玻璃。所以玻璃就是指水晶,琉璃是指翡翠,这是宝玉。《梵网经》,这个也是一乘大经,可惜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只有一品传到中国,「菩萨心地戒品」,里面有「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这是用比喻,「故曰:戒若琉璃。」

「内外明洁。内者指心意,意业清净,起心动念悉离垢染」,这是内心,「外者威仪具足,德形於外,内外悉洁,故其言说令众心悦诚服」。这是效果,持戒的效果,人家对你尊重、对你尊敬,你说的话别人愿意听,别人愿意去照做。这个戒不就很简单吗?戒就是我们把佛的教诲表演出来、做出来,这就叫戒。现在我们谈到受戒,受戒能得戒吗?不能。这话不是我说的,谁说的?蕅益大师说的。蕅益大师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三百多年前的人,将近四百年。他老人家是研究戒律的,我们净土宗的祖师,精通戒律,在当代那个时候有人称他为律师,他说中国从南宋以后就没有比丘。南宋之后,元、明,元一百年,明大概三百年,就没有比丘,所谓比丘叫名字比丘,有名无实,也就是说比丘戒做不到了。如果想真正得比丘戒怎么办?他讲了,修占察轮相,依这个方法去修,自己修自己可以得到。所以他有《占察经》的注解。只有用这个方法,真正忏除业障,戒相会现前,有感应。不用这个方法,戒坛里面是有名无实。可是戒坛要不要参加?要。为什么?佛经上讲得很清楚,没有受比丘戒,比丘戒不可以看,比丘戒、比丘尼戒,不是比丘、比丘尼不能看他的戒本。为什么?不是秘密,不是不能见人,是怕你造罪业。你没有看,你对比丘、比丘尼很尊重,尊重是功德,你种福,你看了之后,你觉得他这里也做得不对,那也做得不对,你就批评他,你对他的尊重心失掉了,那你就造口业了,你造口业的时候是你在造业,你将来受果报,佛是为这个原因不准你看。但是有一个例子可以看,你看全部《大藏经》就能看。为什么?你了解,你看比丘、比丘尼不如法,你不会说他,你还是非常恭敬,修你的福报,是这个原因。不是有什么秘密,佛法里决定没有秘密。密宗也不是秘密,那是什么?深密,理太深,不是一般人能懂。所以它是深密,不是秘密。佛法大公无私,哪有秘密!

所以戒律里面最重视的是意业清净,我们老实念佛,我们这心里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统统放下,你说他的戒清不清净?清净了。不管他受不受戒,他戒都清净了。这叫什么?这叫定共戒、道共戒。你心里只有阿弥陀佛,你怎么会有过失?所以一句阿弥陀佛,三聚净戒统统清净了。确实有念佛的念佛人,连三皈依都没有受过,他念佛往生了,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说他有没有戒定慧?统统具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没受三皈五戒,你把《无量寿经》、《弥陀经》听懂了,真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是什么?菩提心就是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那叫大菩提心,圆满的菩提心。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还不就是为了要亲近阿弥陀佛吗?现在阿弥陀佛在你心里,你的心跟阿弥陀佛已经变成一体。像中峰禅师在《系念法事》里所说的,「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你能把这两句话真做到,真兑现了,那你有真实功德。不但你自己将来决定往生作佛,你现在住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没有灾难。为什么没灾难?心净则佛土净。你一个人住在这里心清净,你的佛土清净,别人住在这里他沾光了,别人心不清净,你清净,沾光了。这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说,「一个人有福,连带一屋」,享他的福报,沾他的光!戒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个地球上出现一个僧团,整个地球都沾光。这个僧团什么?六和僧团。几个人?四个人。四个人真正修六和敬,这四个人不管是在家、出家,僧团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学佛四个也一样,四个人,那个功德就救全世界,就救了地球。

我从明白这个道理,就非常留意,想找四个人,找了五、六十年找不到。两个人都要吵架,怎么和合?没有法子,四个人不能不吵架,不能不闹意见。真正念阿弥陀佛的,把阿弥陀佛放在自己心上,一个也没找到。实在找不到怎么办?求自己,别求别人,我自己要做到。做到真快乐,什么灾难都没有了。为什么?灾难现前的时候到极乐世界去了,佛决定到时候他就出现,他就来接引你。我们念阿弥陀佛,句句声声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都是真的不是假的。对这个世间亲情要放下,名闻利养要放下,欲望要放下,这东西障碍,还有你学的这些东西也要放下,你不放下是所知障,全是麻烦。这些东西真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遵守戒律,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到大彻大悟再广学多闻,这就对了。没有大彻大悟不可以广学多闻,善财童子在《华严经》五十三参教给我们的。你看他在没有彻悟之前,他跟文殊菩萨,文殊是他的老师,在老师会下成就定功,成就了根本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把所知障放下了。根本智得到之后,遇到缘,智慧自然生起,变成什么?变成无所不知。这个时候老师就叫他去参学去,完全开放了,去参学,五十三参。五十三参是什么?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他学得快,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明白,一接触就明白,一点都不费力气。佛门里面有一位大德曾经表演给我们看,龙树菩萨,这是印度人。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他出现在世间,他所证得是初地。别教的初地等於圆教的初住,他的境界跟惠能大师是平齐的,是相等的。他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这广学多闻,统统来学习,花多少时间?三个月。如果没有得根本智,三十年都开不了悟,你都没办法。你看他开悟之后,三个月,我们相不相信?我们看到《六祖坛经》,相信了,一点怀疑都没有,他一听就懂了。惠能大师听无尽藏比丘尼念《大涅盘经》,那个分量很大,只听当中几段,他全明白了。听法达禅师念《法华经》,《法华经》很长,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的时候,不要再念了,我全懂了。这种学法,那《大藏经》三个月没问题,真可以学得了。一部经不必全部看,看几篇就行了,他不要从头学到尾,不需要。

我跟李老师学《华严经》,这是在台中最后一个课程。我也曾经跟诸位说过,《华严经》八十卷,我学多少?学第一卷,我只听他讲第一卷,后面我全会了。他在台中讲,我到台北讲,几个月之后我超前了。为什么?他一个星期只讲一个小时,我一个星期讲三次,一次是一个半小时,我一个星期讲四个半小时,他一个星期讲一个小时,所以不到一年我就超过他了,我没开悟。没开悟都有这个能力,那开悟还得了!这是佛法修学的秘诀,这个方法传到中国来了,儒学到了,道也学到了。所以这「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儒释道三家共同承认,都讲求戒定慧,守规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得三昧,最后开悟,有大悟、有大彻大悟。所以戒是基础,决定不能够疏忽,疏忽成就就非常困难。一般成就那是世间的学术,就是知识,你在佛法里头得不到智慧,你没有办法得到法喜。佛法非常明显的效果就是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烦恼、忧虑、牵挂这些东西一扫干净了,清净心现前了,这是第一步的功夫;平等心现前,那是第二等,那菩萨境界;到后面这个觉,觉就是大彻大悟,法身菩萨境界,就是佛境界。

《净土大经解演义》488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