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我们要依照何种标准,去辨别正法与魔法的区别呢?

发布时间:2023-11-23 04:03:23作者:大众学佛网
我们要依照何种标准,去辨别正法与魔法的区别呢?

我们要依照何种标准,去辨别正法与魔法的区别呢?

我们遵从佛的教诲,遵从三法印: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寂静涅槃印。

我们要遵从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个“智”是什么呢?“识”就是我们思维分别;“智”,是离舍思维分别之后,我们内心深处展现出原始自性的觉悟,那个称为“智”。就是,脱离身心我执的分别,展现出来自性无生不动的,不挂一尘的妙明,那个称为“智”。“智”的表现就是觉照,遍照一切,遍及一切,又不染一切,渗透一切,不随一切生灭所动摇的,那个称为“智”。

当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当我们的心与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六尘发生相续的时候,这个就是三界生死轮回。

当我们的心离舍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色尘攀缘分别的时候,内境与外境一同消散,六根只是一根,那一根叫什么呢?就是心灵虚空觉照。当心灵觉照力的本身也融化在自性的妙明当中去,身语意融寂灭,则身,语,意三业即成法,报化三身;六根就会变成五种智慧——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一切皆因离舍幻境,不挂妄尘的圆觉自性,而展现出殊胜的妙境。

“依法不依人”,什么是法呢?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看这个讲法的人,是不是在讲诸行无常的道理,是不是在通过我们生活的这个现象和身心在阐述诸法无我的道理。他带领众生的灵魂的去处是不是寂静涅槃的解脱,这个就确定了他讲的法是不是正法。并不是你讲的法是佛教里面的内容就是正法了,佛教里面也有外道的,认为一切法可得的皆是外道。

什么是“依义不依语”呢?义指的是我们的圆觉自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如来自性,那个称为义。通过一切有为法去阐述这个不生不灭的、永恒的这个先天自性,这个称为了义。如果说是你讲的法不能够表达这个究竟义,就为不见性的法,这个法就不究竟不圆满。

我们去讲佛教里面的这些故事,然后去教人讲道理啊,去向善啊,念阿弥陀佛去往生极乐世界啊,这个都非了义法。什么是了义法呢?《楞严经》、《圆觉经》、《大日如来经》、《楞伽经》,《法华经》像这些法是了义法,他阐述的就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槃的宇宙生命究竟的真相。讲到究竟真相的,指导人们往究竟真相去修行的称为了义法。

什么是“依智不依识”呢?识,就是我们的我执分别,就是我们现在的意识,包括我们心灵的分别。心意相续产生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识,就是分辨的“识”。这个识因为我们分辨而成的,离开了心意分别就无识了。离开了心灵的分别,你的自我意识和心灵的觉受就会消散,你的自性的明空广境就会现前。明空广境普照色尘,于诸相中无染,于生灭中无取,于因果相续当中不挂尘埃,这个称为“智”。

现在我们的心,已经被我们的意识、思维蒙蔽住了,我们就认为现在听我说话的这个意识就是你自己,这是错的。如果说你按照释迦牟尼佛的佛法去修行,将心完全打开,不挂任何一丝尘埃,在一切妄想和希望当中,都能够放弃自我的贪婪获得的时候,你的心就会融化。心怎么会融化呢?因为心是固化的紧张感。心融化了之后,你的意识分别就会跟心合在一起,你可以清清楚楚地明了你现在在干什么,知道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它们的运作,但是你的意和你的心是一体不动的,你可以觉知一切,但是不被一切所带动,这就是清净心。

当你的心,将你的觉知分别的细微的习气我执,以大爱宽恕融化在自性的妙明清净当中的时候,这个意就会消散,只有你心灵里面的觉照存在。意就是你心灵里面的分别,投射在你的意根的。意消失掉了,你心灵里面的分别也就消失了,你的六根的尘境,色声香味触法也会融化在空明广境当中,就像是大风刮走了虚空的云彩一样,心性明空湛然,无染无挂,明觉普照,这就是觉醒心。

当你心灵的觉照现前的时候,觉照力映照着六根的这些妄想的习气全部消散了之后,你的身、口、意,你的身、心、灵,全部都会融化在无有思虑、远离虚影妄想的明空境界当中去,而这个明空境界因为它没有一切色尘的对境,这个明空境界是无生的,它仅仅是无始劫来觉性的光明遍及宇宙所彰显出来的空明觉照,意融于心,心融于空,空融于无,诸法本来无生,诸相皆是空性,空性寂灭,寂灭随顺,圆觉自性于色尘展现,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会呈现三身五智,大圆满神通境界。一切成就皆是因为认清心灵原始的面目,心离一切名相,生灭寂灭,寂灭现前,圆明十方。

如何去分辨魔法还是邪法?就看他是在把你往心这个方向去带,还是离开心说有一个法的存在。去认识心,往心灵深处走的,离舍心灵幻尘,见证自性面目的,这个就是如来正法!

众生很难想象真理有多难得。释迦牟尼佛,在历史上他这一世在人世间获得正觉之后,写出来很多他自己曾经的经历。为了获得宇宙和生命终极的意义,他曾经在身上掏了1000个洞,然后点燃酥油,把酥油灯点上,把身体点亮去供奉一个外道的婆罗门,就是为了听那个外道的婆罗门给他说:“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

释迦牟尼佛为国王香朗嘎乐时,常欲听闻佛法。有次国王传令广宣道:“有谁能为我宣讲佛法,我甘愿将一切财物布施与他。”当时有一婆罗门名为累德切,他对国王说他掌握有佛法,但必待国王将自身钉入一千铁钉后才可宣说。国王不仅答应下来,还号召民众皆来观看。众人纷纷对其进行劝阻,但国王求法心切,根本就不听从。

香朗嘎乐国王要求累德切婆罗门首先为自己传法,然后再钉入钉子,婆罗门答应后便宣讲道:“诸行皆无常,有生即痛苦,诸法空无我,亦无我所有。”国王听后心满意足,随即便践行诺言,钉入一千铁钉。当此之时,众多小国之人与国王眷属皆哀哭倒地,天人也撒下花雨、失声痛哭。帝释天则来至国王前问道:“你苦行是为得帝释天还是转轮王果位?”

国王忍痛答言:“三界安乐我皆不欲取,所有功德只回向无上佛果。”帝释天面带怀疑之色:“我观你身体颤抖,面呈无法忍耐之色,你自己却说并不后悔所作所为,这话有谁能相信?”国王便发愿道:“若我确无后悔心,则愿我身不留下任何伤痕。”国王说完,身体即恢复如初,诸天人也心生欢喜。

释迦牟尼佛曾为妙色国王,统领整个世界,具大威势。他曾这样想过:我虽以种种珍宝、受用利益众生,但却未曾以佛法予众生真实利益,我现应寻觅佛法以度化众生。国王便下令:“整个赡部洲是否有能为我宣说佛法之人?若有之,我愿赐与他一切所需。”尽管如是下令,但却无人能为他宣讲佛法,国王内心十分痛苦。

毗沙门天王为观察他发心,就变现为一令人深觉恐怖之夜叉。他来到王宫门口问道:“欲听法者可向我讨教。”闻听此话,国王非常高兴,他急忙到夜叉前顶礼,又让他坐上高高法座,然后通知大臣、眷属等人全部集中,齐来听夜叉传法。夜叉则提要求说:“闻法怎能如此轻易,你欲听法尚需满足我所提条件:你若能将王妃及太子送与我为食,我才可为你宣说佛法。”

国王无有丝毫犹豫便将最宠爱之王妃及太子送与夜叉,夜叉当众将二人吞食。大臣们各个流泪劝阻国王,但他寻法之心又坚定又急切,任何人都无法劝阻。夜叉吃完人后就开始传法:“诸行皆无常,有生即痛苦,五蕴无相空,亦无我我所。”国王听罢深感满意,他对自己刚才布施之举未生任何后悔心。他又将所听佛偈记录抄下,于整个赡部洲众生前广为宣说,并令其皆学此法。

毗沙门天王此时则现出天身,他一边赞叹国王,一边又将王妃太子重新交与他,原来刚才残食仅为幻变而已。

释迦牟尼为了听闻四句佛法,愿意舍身供养一个罗刹鬼,罗刹鬼是什么东西啊?地狱里面的鬼,吃人的恶魔呀,长毛利爪,那个血红的眼睛,铜铃那么大,满口的獠牙,那算什么东西呀!那个罗刹鬼走近释迦牟尼,在山洞面前就摔倒了,然后就饿得不行了,它看到释迦牟尼在打坐,它就说了一句话:诸行无常。哎,释迦牟尼这一听,这句话很有道理。然后说,你继续说呀。罗刹鬼说,我现在饿得已经不行了,我现在没有力气再说话了,我再不吃饭就要死了。释迦牟尼说,你把后面的话说完,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供奉你,你把我吃掉好了,但是你告诉我后面这两句话。它说,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释迦牟尼听了之后非常高兴。这四句法,阐述了宇宙众生诸相生命的究竟的意义。一个修行的人追求什么?追求的是真理啊。只有真理可以让一个人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而不是所谓的能量,而不是所谓的境界,更不是那些虚幻的神通。释迦牟尼非常高兴地把这几句话抄写在树叶上面,后面一想不行,树叶很快可能就风化了。然后释迦牟尼就跟那个罗刹鬼说,你等我一会儿,我把这四句偈刻在石头上面,留给后人。“诸行无常,为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他刻完了,然后,他爬到树上去,说,你等我一下,我现在摔下来,摔死你再吃我。等他跳下树的时候呢,那个罗刹鬼一下把他抱住了,展现出帝释天的样子,那是帝释天为了考验他。

一个修行的人理应如此。一个修行的人应该尽形寿,尽自己生命的全部去追寻正法,思维正法,履行正法。一个修行的人要把真理当成自己的生命,是要超过自己的生命去虔敬祂,思维祂,去理解祂,你才能同化祂,你去履行祂,你才能是祂。顺着真理的道路走,我们才能见证生命被埋葬了亿万劫的原始的面目。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