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心里没放下,还是患得患失,你这个佛号念不到一心
发布时间:2024-09-22 04:34:40作者:大众学佛网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这是说明这个法门里面正修行的方法。『执持』是决定不放松,二六时中就是一天到晚,佛号不间断,这是功夫,总得要几年才能够达到。入了这个境界,那真是方先生所说的「人生无上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你没到这个境界,你不晓得。心里面除了这一句佛号之外,没有一个妄念,一切境界当中,随缘而不攀缘,《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所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功德是什么?定慧。随顺众生里面,「定」天天加深,「慧」天天增长,你要问这到底怎么来的?
没有别的,舍究竟了,就来了、就现前了。你还没有舍得究竟,这个境界不会现前的,所以「执持名号」就是二六时中这句佛号不间断,目标是求『一心不乱』。「执持名号」好比读书,「一心不乱」好比考试及格了,成绩表现。如果执持名号做到了,一天到晚念佛,没错,但是心就乱糟糟的,那就是像寒山、拾得在国清寺里面讽刺那些法师们,「喊破喉咙也枉然」,一天念十万声佛号,心里没放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还是贪瞋痴慢,还是患得患失,你这个佛号念得是不能到一心。念是念了,没有成绩,拿不出成绩出来,这不能往生的,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了。为什么有人念佛,他没念几天,他往生的瑞相很好,有人念佛念了一辈子不能往生,道理就在此地。他虽然念佛没念多久,他真放下了,他真把人生看破了。念佛念一辈子,他患得患失,并没有看破,并没有放下。念佛功夫勤惰是一桩事情,成绩是一桩事情,得有成绩,如果又精勤又有成绩,那实在是太好了。
所以我们这个成绩到了功夫成片了,再向上把自己提升到事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什么境界?给诸位说,没有烦恼了,事一心不乱,自己清楚,你把经典拿来一对照就晓得了。不要说那么麻烦了,见思烦恼里面,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没有了,确实没有了;贪心、瞋恚心、愚痴心、贡高傲慢心,对於圣教怀疑的心也没有了,统统没有了,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这个时候你自己晓得,你已经到事一心不乱了。如果我念佛的时候偶尔贪心还会起一下来,不顺的境界的时候,瞋恚心还会突然冒一个出来,这是你功夫成片没到一心。到一心,再坏的逆境不会起瞋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绝对不会起,用心如镜,这个时候是事一心。所以这个境界,你经读多了自己晓得。经就是一面镜子,常常对照一下,把自己的心行跟经里面所讲的境界对照一下,就晓得自己在什么境界当中,而且晓得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什么样的品位,清楚得很,不必去问人,你问人,人家未必晓得,没自己清楚。
念到什么?念到是念念智慧增长,那就是理一心了,通明了,像六祖大师所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这是理一心的境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但不生烦恼,他生智慧,一接触就通达,就明了,所以照见。那个照见,体相作用样样清楚。《心经》里面讲的「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相,相是有。空是什么?性,性是空的。相上就见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这就是中道,天台家讲的「一心三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说的这个境界。即空即假即中就是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这是一心三观,这个境界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生实报庄严土。这是我们讲到这个功夫,执持名号是修行,一心不乱是功夫成就了。
阿弥陀经要解 (第九集)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