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想有进步,就必须先学会反省内心

发布时间:2024-06-25 04:34:59作者:大众学佛网
嘎玛仁波切:一个人想有进步,就必须先学会反省内心

“忏悔”的意思是:坦白自己身口意所犯的一切罪业,从此约束自我,不复再造。全世界的宗教团体,大部分都倡导信众要“忏悔”,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反省”。

人的五官都朝外,喜欢通过外境去感受,所以“反省”也是因为外在因素而产生的,是由外向内反观自己。最容易反省的是我们的身体,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如果做的不对,别人会指责我们。就像如果你不洗澡,就有人说你又脏又臭;如果你的谈吐不当,也会有人反感。所以,大多数人能够养成习惯——因为外表和言行无法和外境相容而反省并改变。也就是说,反省往往来自于“怕别人说”、“怕别人嫌弃”。

拿洗澡来说,有多少人是因为需要洗澡而洗澡的?大多是怕人家认为自己脏和臭,养成了习惯。高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一些原始部落,到现在还没有天天洗澡的习惯,因为在交往中没有人互相嫌弃。进入所谓的“文明时代”以后,大家觉得那是生活的必需了,为了在彼此的接触中产生好感和美感,要注意卫生,要注意保养。希望给别人留个好印象,这是外在的反省。

就这样,外在的反省,已成为人类习惯的“伪装”,这是社会发展教给人类的。在外在的监督和促进下,人们已经很注重对自己身体的反省,不但要把身体的污垢洗干净,把脸洗干净,每天早起还要刷牙,把嘴里的污垢洗干净,不刷牙怕人家说我们嘴臭;有的女士还会觉得不化妆就像没穿衣服一样,无法面对别人。

当身体“硬件”的保养被足够重视后,心灵“软件”的保养越发重要了。心灵的保养,才是对人生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人很难做到的是对心灵的反省。外人看你的心,是看不透的,不像看你的脸一目了然,所以很少有人指责一个人的心。心灵的反省必须依靠自觉自愿才能做好,也因此,难度最大。

人们对自我行为习惯的纵容和包容几乎是一个禁区。一般情况下,只要人家说到我们的缺点,即使明明知道是自己有过失,人们还是会习惯马上把它包裹起来,把自己保护起来,辩称这不是自己的缺点,而是别人为难自己,是别人先挑起的争端,是别人逼自己的……总而言之,都是别人的错。人喜欢这样保护自己,但内心就失去了反省的机会。

佛教倡导最先反省的不是身体和语言,而是自己的心,因为心是语言和行动的始作俑者。如果一个人想有进步,就必须先学会反省内心。凡事先从自己这里找原因,别人挑剔你的语言,你要先问问自己:“是我没讲清楚吗?”这种内心活动本就是一种反省,然后才是想办法去纠正。一个人怎么走路、吃饭,怎么穿衣打扮都应该加以反省,要让心知道并接受别人的观点,“这是为我好的,这是对的”,然后再往外发展。思考、纠正,再行动。这种由内往外的思维力与行动力,才是最真实有效的深层忏悔,才能称之为“反省”。

我们经常开玩笑,形容一些人做表面文章是“美国大兵想装英国绅士”,怎么装也装不像。贵族家庭出身的人,他的绅士气质是与生俱来的,生来就带着绅士基因,也就是佛教讲的,他是带着业力来到这个绅士家庭的。

再者,他的做事方式是祖辈很多代人形成的传统,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里受熏陶,渐渐地从内而外就会展现出这个家族特有的绅士风度。即使某一天贫困潦倒,没落成贫苦人,贵族气质也还是有的。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环境,只在外表、穿着、语言上改变,假装绅士是装不像的。这正像我们所说的反省,外表装装反省,是装不像的,一定要从内到外,当心灵开始改变,言语和行为自然就转变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