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发布时间:2023-10-28 04:02:36作者:大众学佛网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曾国藩修身十二日课的第二项就是“主静”。所谓静心,就是孟子说的“收放心”,将放出去的心收回来。《孟子·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讲,人将自家的鸡、狗放出去,都知道往回找,将自家的心放出去了,却不知道往回找。这不是一件很怪异、很可悲的事情吗?在孟子看来,所谓的“学问”不是别的,就是把自己放出去的心找回来而已。所以《格言联璧》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

什么是“放心”?比如说,我坐在这里,一会儿想到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一会儿想到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一会儿又想到日本的富士山,这就是把心放出去了,人虽然坐在这里没有动,但心已经从法国到美国再到日本跑了一圈了。再比如,坐在这里,想起自己上个月的出色业绩,不仅沾沾自喜;一会儿又想到昨天和妻子吵架,又有一丝气愤;想到明天要去参加好友父亲的葬礼,不仅有一点悲哀;又期待着下班之后与朋友们的聚会,心里又充满了期待和快乐。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心已经历了喜、怒、哀、乐,可以说是遍尝七情,这就是把心放出去了。

心总是在外面乱跑,就容易被外在的事物所控制,按儒家的说法,这就叫做“心为物役”,你的心被外在的事物所奴役。比如说,想到与妻子吵架的事,越想越气愤,越气愤越想,无法从这种愤怒的状态下走出来了,心就被愤怒控制住了,这就是典型的“心为物役”。“收放心”,也是为了避免“心为物役”,心一旦被外在的事物奴役,就得不到自由了,我们的人生自然也就不自由了,也就不会幸福快乐了。

通过修静心和“收放心”,最后要达到的境界,就是孟子说的“不动心”。面对大是大非问题,能够舍生取义、从容就义,就如同穿衣吃饭一样自然而然,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这才是真正的不动心;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正确的选择,那心就已经动了。这恐怕是不动心的最高境界了吧。

王阳明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之后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面对巨大的挫折和打击,能保持心境的平和,这应该是不动心的另一种境界。但在我看来,不动心的这两种境界,不仅难修,而且应用面不广,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用处最大的恰恰是一种最低层面的不动心,就是心不为七情六欲左右。

比如,当别人吹捧你时,心境是不是产生了波动?是不是有一点小得意、私心窃喜?这就是心动了,就需要加强修心了。不修心的人,肯定意识不到自己心境的这种微妙变化,也就不会加以遏制,结果小得意就会发展成洋洋得意,私心窃喜就会发展成喜形于色。再进一步,只喜欢听人吹捧,觉得忠言逆耳了,身边也就没有人给他进忠言、讲实话了,朋友圈子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善良正直的朋友少了,整天围着他转的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他却越来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目空一切、文过饰非等一列系毛病也就自然生成了,想想吧,发展到这一步,这个人是不是废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捧杀”。

追根溯源,被“捧杀”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心动了,心境被环境改变,最终心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了,就是“心为物役”。说得严重一点,人身上的所有毛病都源自心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