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守护正法须两个方面,第一是经典保存,第二是传法
发布时间:2024-09-30 04:30:12作者:大众学佛网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64集 2012年12月10日讲于香港
“念佛之人,于佛所说正法,当须不惜身命,守护爱惜,是名‘乐守护心’。”
守护正法,第一个,经典的保存。这个时代灾难很多,这块大地沉到海底去了,这一切都完了。保存经典的方法,只有大量流通,全世界各地方都存放。灾难不会遍及大地,总有一些地方它能够留存下来,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就是传法的人。跟保存经典的重要性完全相同。没有经典,佛法没有了;没有学习传法的人,佛法就没有了。这两种人必须坚固两桩事情,要坚固。干这个事情,在今天,要把名利心断得干干净净,你才能够做得成功;有一点点名利心夹杂在里面,就会把这个事情破坏。为什么?你有自私自利,魔得其便。一丝毫名利习都没有,纯粹我来这个世间就是为正法的。黄念祖老居士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浊世无如念佛好,此身端为大经来”,他来干了一桩大事,这是诸佛如来的本怀,就是度众生成佛道。具体表现在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理念的依据就是破迷开悟,手段就是教学。教学,三轮具足,第一个是意念,是来续佛慧命的,是来弘法利生的;第二是言语,讲经教学;第三个是身心,我先要做到。我不做到,假的,不是真的,讲出来没人相信。我教《弟子规》,《弟子规》这一百一十三桩事情我做到了,别人听了相信,别人对你恭敬;你没做到,是假的!根之根,本之本,根之根是“孝”,孝养父母是假的,不是真的,做出个样子,实际上心里头并没有常常有父母。为什么是假的?因为你学的时候不是从根教的。你见到名闻利养、高名厚利、美色就动心了,就违背父母了。
古时候的教养,他能教得成功,是从怀孕时候就教、出生的时候就教,有根。社会帮助,社会都是善良的,社会没有邪恶,社会赞美德行,不接受邪恶。邪恶人也要装成好人,否则的话,人家不理你。今天不一样了,今天整个社会价值颠倒了,正法的,社会排斥、拒绝;邪恶的,社会接受、鼓励。你看你在这种社会里头,自己根没有扎牢,所以你会邪、会堕落,完全是正常现象,一点也不足以为奇怪。在这个境界里能够成功,你不随波逐流,圣人,再来人,那绝对不是普通人,凡夫做不到。我们能够保持这一点点,天天读经,认真思维,深入经教,这里头得一点法喜,让我们有能力把一切人事物看清楚。他欺骗我,让他欺骗,假的,别认真,满他的愿。可是,各人因果各人承当,因果不会饶恕你。念佛人能够饶恕你,佛菩萨能够饶恕你,因果不会饶恕你。所以明白因果的人不敢有恶念。
因果必须熟读《感应篇》,这是一本好书,奠定因果教育的基础,正法才能守得住。自己做到,就守住了;自己没有做到,你就没有守住。自己做到才能够传别人;自己没做到,拿什么传人?传人,人家也不相信,人家说假的,你是伪君子,装模作样,不是真的。真的他没见过,所以你真干,他也怀疑你。信心难!现在人普遍没有信心。对圣、对贤、对佛菩萨根本就不认识、就不了解,对学佛的人怀疑。我们今天处在这个境缘当中,所以有很大的难度。难关突破,实在讲并不难,只要把分别、执着放下,只要念念不离经教的教诲、圣贤神圣的教诲,我们脚跟就能站得稳。
……
这个十种心弥勒菩萨全做到。所以对于世间杂染之法通通要舍弃。世间所有一切法,不是属于杂就是属于染,还有很多杂染通通具足。
“于利养等事。”
这一句是说我们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怎样呢?
“常生知足之心。”
不可以奢侈,不可以浪费。世尊当年在世,没有交通工具,完全靠走路,而且都是赤脚,没穿鞋子的,足迹走遍了五印度。
人迹罕至的高山,佛都爬上去,晚上树下一宿;白天日中一食。常常想到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为我们作出榜样,我们今天对衣食住行还要讲究,这就错了!佛接受布施,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没有自己我想吃什么,没有;而且是节量食。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就吃得很多,他有份量,节量。吃东西吃个七八分够了,不要吃得太饱;吃得太饱,肠胃消化就增加它的难度,这不自爱。你要能够爱护你的肠胃,让它工作量尽量减少。所以古人吃饭七分饱就够了。那么这个与消耗有关系。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以上消耗在妄念上。念头越多,消耗量越大,那么你补充要多,不补充,它不行。心地越清净,消耗量就越小,所以修定的人一天一餐足够了。入了定消耗就暂停了,所以你入定一个月,出来之后就像刚才吃饭一样,精神饱满,不觉得饿,一个月没吃饭、没喝水,没感觉到饿。你去问他:人家说你入定一个月。哪有那么久,好像刚才才入定,你们就把我敲起来。这真的,虚云老和尚在世,常在定中,所以他能够活一百二十岁,他的精神、精力没有耗散。入定是集中的,身心健康,什么毛病都不会生。虚云老法师《年谱》里头有一段记载着,有一年农历年过年,老和尚住茅棚,在锅里头煮了一点芋头,他就在厨房旁边就打坐,一打坐就入定了。寺庙里的很多同参道友,看到老和尚半个多月都没有出来,不知道情形怎么样,到茅棚去看看他,看他在入定,在他耳朵旁边敲引磬。一敲,他就出定了:我刚煮的芋头,大家一起吃。锅一揭开的时候,芋头已经长毛了,怎么回事?半个多月了。他说:我感觉到不到半个钟点。他想打个盹,起来再吃,没想到这一个盹就打了半个多月。定中时间没有了,不但时间没有了,空间也没有了。他的念头想到哪里,真的,那境界会现前。
所以对利养之事一定要知足,知足常乐,知足不攀缘,这个样子才好,这是讲生活。衣食住行,房子能遮蔽风雨就可以了,衣服能御寒,饮食能吃饱,别的都不想了。
弘法利生,缘分,这个要懂。有缘就去做;没有缘,不攀缘。有人请,还得问问情形,了解状况,合不合适。如果是正法道场,大家都认真学佛的,可以去;如果他是搞名闻利养,挂着佛的招牌,别有用意的,这个可以不去。所以这个是知足常乐,决定没有名闻利养,没有自赞毁他,没有贡高我慢,没有攀缘的念头。实际上自己道业成就了,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佛菩萨安排。
……
地狱业最严重的就是发动战争,嗔恨心所引起的。不觉悟,这个怨恨很难放下;真正觉悟才行。念佛的人最可贵的念念不忘求生净土:我好不容易无量劫来,这一次得人生,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这一生空过了,又不知道等到多生多世,你才有缘碰到。遇不到就吃苦头,肯定迷惑、造业、受报。在六道里头干这些傻事,苦不堪言,佛菩萨看在眼中,生悲悯心,也无可奈何。给你讲,你不相信,真的。我们今天跟一般人讲,不相信;给念佛的同修讲,他信不信?假信,不是真信。为什么呢?真信的人真干。世缘真正放下了是真信;没放下,假信。印光大师那个时代,至少八十年前,真正相信的,他《文钞》里头有,他讲念佛人,真正相信的百分之一,一百个人难得有一个;现在这个社会,李老师讲的,一万个人当中难得有三、五个;恐怕到今天,老人过世十几年了,今天是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人。不容易得到!真肯干,那一定要修苦行,佛陀最后这两句话,他能接受,“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持戒,不怕苦,这种人能做到;不能持戒、怕苦,他做不到,肯定的。特别是今天的环境,好事多磨、好事多障,这障碍。你要搞名闻利养、搞七情五欲,大家欢喜,帮助你的人很多。那什么?那到三恶道的,帮助你的人特别多,也赞叹你。
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正法无人说了,正法无人听,正法无人学。从慈禧执政到现在,两百年间积下来的不善的因。今天不善的果,我们见到了。再没有人发心,这个法就绝了,就断绝了。所以这个时候发心,稀有难得;这个时候发心是拯救正法,免于灭亡,是福利众生。我们不说它娑婆世界、南瞻部洲,就是这个地球,带给全球众生的福利。“福”是福德,“利”是利益。这个功德多大,无与伦比!发这种守护的心,就是佛菩萨再来,把释迦牟尼佛的大法重新振兴,继续再传下去。发心的人、护持的人,功德不可思议!以古时候的谚语所说的“积功累德,世代公侯王”。你积的功德大,果报殊胜,子子孙孙都做公侯。在中国历史上,最完整的的家谱,承传到今天,孔子这一家,中国第一家。他们家的家谱完整,从孔子到现在,两千五百年。为什么?孔子的大德,受到列代帝王的尊重,改朝换代,没有影响到孔家。但是孔家在今天没有了,今天他的地位完全没有了。历代帝王都封孔子、都封孔子的子孙,到民国也还是的。民国改了名称,叫“奉侍官府”。奉侍官,他的阶位,正部级,就是部长的这个阶级,“奉侍官府”的编制亦如是,这个不可思议!这是什么?德、教传世到今天。我们不能不知道。
在这个时代,尤其是现在,这个两三年不好过,“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众生没福,要遭这个难。人都是迷惑颠倒,把正法当作邪法,把邪法当作正法,所以才感召到全球性的大灾难,我们要怎样自救?决定要遵守印光大师,这是这一代大家所公认的。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给我们做详细的分析、讲解,苦口婆心,跟这个十种心完全相应。念佛人,念念不忘求生净土;真信、切愿、执持名号,成佛种智;遵守世尊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
人在这个时代,印光大师他讲,他那个时代,上海地区扶鸾的风气很盛,灵鬼冒充佛菩萨说一些颠三倒四、似是而非的,这是会把佛教灭掉。但是他有一些劝导人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的小善,说得也不错。所以印光法师对他的态度是:佛弟子对这些举动不反对,也不表赞成。表赞成,他就变成正法了,不能赞成;不能反对,他也在做好事,在灵鬼道做好事,劝人修善,这点可取。祖师这个态度,两边都顾到,对灵鬼也给他有恩德。但是为什么不赞叹他?赞叹他的时候,学佛的人认为是真的,把佛经丢掉了,全听他的了,那佛教就毁掉了。这个罪是阿鼻地狱的罪。
经教,人、天眼目。毁掉经教,等于人的眼睛没有了,你看不见了,你听不到了,正法没有了。这个时候问题严重了,带给全球的灾难。这个责任谁负?因果谁去背?所以念佛人求生净土,于一切时,念念不舍。我们起心动念,一句佛号念到底,其他的不要放在心上,让心恢复清净、平等。除一句佛号,一切的恶念把它放下;一切善念也放下。为什么?善念生三善道;恶念生三恶道。让心纯净纯善,没有一个杂念,没有一个妄想,只有一句阿弥陀佛,你决定往生。生到极乐世界,你决定成就。这是“无忘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