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功德

发布时间:2024-09-23 04:32:50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功德

我们用念佛的方法修功德。功德是什么?功是功夫,德是不起心不动念。圆满的大德,佛所证的。佛最低的(佛有高低),禅宗说得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什么是佛?明心见性就成佛。明心见性有四十二个等级,换句话说,佛就有四十二个级别,你是哪一个级别的佛。真佛,不是假佛,为什么?他们不用妄心,他们完全用真心。菩萨还用妄心,用得正,不会用错了。凡夫用妄心用得邪,邪是什么?烦恼、习气。菩萨用得正,他完全用佛的标准,就是佛家的戒律。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戒律都相应,这就用得正,这就是在积功;清净心现前,那就是德,他真得到了。得到清净心证阿罗汉果,得到平等心证菩萨果报,觉就是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就成佛了。

下面举个例子,「如於境执取男女等种种差别之相,谓之想,能取境界差别故」。下面,「贪想、瞋想、痴欲想是三恶想」,这都是恶念,不好的念头。下面,「如《郁迦罗越问经》,谓菩萨行布施时,以离欲想、修慈想、无痴想对治三恶想」。这佛教人,离欲,离贪欲;修慈,离瞋恚,修慈悲心想;无痴是对治痴欲想。我们今天用的方法比它这个简单,效果更大,我们用什么方法?阿弥陀佛,心是阿弥陀佛,口念的阿弥陀佛,身行的阿弥陀佛,完全依照三经一论,三经一论就是阿弥陀佛,依照阿弥陀佛的教诲,这个好!「菩萨舍所施物,生离欲想」。身心世界统统要放下,到什么时候圆满?欲的念头,欲望没有了,布施功德就圆满,还有欲望不行,这个要知道。我们现在只有一个愿望,求生净土,想见阿弥陀佛,行不行?行,修净土宗的行,这是佛教给我们的方法,修别的其他法门就不行,这就是难易之分。净土宗准许带业,其他八万四千法门没听说带业的。净宗把修行成佛证果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你到极乐世界,你还是凡夫;到极乐世界成佛之后,那是第二个阶段。其他八万四千法门没有第二个阶段,只有一段,没有二段,难!难易我们要搞清楚。所以菩萨(这都是平常我们要学的、要做的)舍所施物,生离欲想,真的舍得。「於求者与乐因缘」,接受布施的,让他生欢喜心,「故瞋恨心薄」,这叫修慈想。「以此布施功德,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不痴了,点点滴滴的功德都回向给西方极乐世界。「今法藏大士不起三恶想,离诸烦恼。」他修布施,离贪瞋痴。离欲,这第一句。

第二句,『不著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所缘的,眼缘的是色,耳缘的是声,鼻缘的是香,舌缘的是味,身缘的是触,意缘的是法。修行修什么?就是修这桩事情,就是修不著。「不著者,不贪著也。色等,六尘也。一、色尘,一切形色,如青黄赤白及种种形象」。这都是眼见的对象,眼根所缘的对象叫色尘,我们叫物质对象,这些形相都是的。「二、声尘,一切音声,乐声与噪声等等」,统统是耳根缘的对象。「三、香尘,鼻之所辨别者,芬香与恶臭」,鼻所缘的。「四、味尘,舌之所辨者,饮食之种种美劣之味。五、触尘,身之所辨者,例如细滑粗涩、寒热温和等等。六、法尘」,是意根所缘的,「谓意根对前五尘分别好丑,而起善恶诸法」。「又此六尘中,如男女之美容」,眼见的;耳闻的,「丝竹歌咏之乐音」,音乐;「栴檀与男女身香」,鼻所闻的;「饮食肴膳种种美味」,舌根所缘的;「上妙衣服与男女身分柔软细滑之触觉」,身所缘的,「皆令众生贪著其事,不得出离」。这提出严重的警告,你六根对六尘境界起贪瞋痴,起这些念头,这就是为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原因就在此地。

我们再看下文,「今法藏菩萨」,他老人家为我们现身说法,「内无恶想」,没有恶念,没有贪瞋痴的念头,「即离惑因」,迷惑颠倒的因他没有。「不著六尘,是离惑缘」。因离开了,缘离开了,当然就不会有贪瞋痴慢的果,没有这个。「内因既离」,憬兴法师说的,「外缘斯止,故云不著色等」。「由於无三恶想,乃离惑业之因。六尘为缘,不著六尘,复离起惑之缘」。这真修行,修行在哪里修?就在这上修,这叫功夫。念佛人无比方便殊胜就一句佛号,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起心动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那个念头打掉了。所以佛号要念念相续,好处在什么地方?不造恶业,善业也不造。善恶都离,往生容易,往生的时候真的统统放下。念佛人为什么最后往生去不了,原因都在此地,他六根在六尘上留恋,舍不得离开。阿弥陀佛不等你,看你念头不专他走了。所以念佛,有人追顶念佛,什么意思?就这个意思。追顶是一句接一句,不放松。甚至於黄念祖老居士往生,也表演给我们看,他往生前六个月(半年),每天念十四万声佛号,一句接著一句,一句接著一句,就是这个样子做给我们看。三业清净,全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信愿具足,念佛功夫是这么恳切。要照经上所说的,他往生的品位就很高,肯定是在实报土,绝对不是同居土、方便土,不是的。六个月的功夫,就能把自己品位提到上上乘。

憬兴说得好,内因既离,外缘斯止,故云不著色等。由於无三恶想,乃离惑业之因。

六尘为缘,不著六尘,复离起惑之缘。「憬兴师明其因果,谓内离惑业之因,故能止外惑业之缘,内外皆离矣。」为什么他能离?他知道这个世间是假的,不是真的。今天的科学家,特别是量子力学家,他们的研究报告我们看了,对我们修行人有很大的帮助。科学证明了,宇宙之间所有物质现象都是如梦如幻,没有一样是真的,全是从高频率波动产生的幻相。佛在《般若经》里面讲得很多,般若讲了二十二年,时时刻刻提醒我们。《金刚经》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纲要,中国人喜欢读这一卷,用这个帮助我们观照,让我们常常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执著是对的,执著就错了。不执著不是拒绝,可以受用,不要放在心上,就是不执著。不放在心上,不近人情,人家说你怪怪的,你学佛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不能六亲不认,学佛要把孝悌忠信做出来,给世间人做榜样。内里面呢?心里头是阿弥陀佛。外面是演戏,做给别人看的,帮助别人觉悟,帮助别人断恶修善,这都是功德。

我们知道「念佛最胜」,这一句要记住,所以《华严》十地菩萨,地地都念阿弥陀佛。「今欲齐等,故亦当持名念佛。名具万德,总摄一切善根」。我们还要修什么?无论修习什么善根,都比不上这一句佛号。为什么?这一句佛号总摄一切善根,一句佛号,所有一切善根统统具足,一样没漏。这一句佛号,所有一切诸佛的名号都在其中,一个都没漏。乃至於菩萨名号,菩萨名号是修德,佛的名号是果德,圆满的修德、圆满的果德也在这一句阿弥陀佛,念这个一切都念到了。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二四集) 2015/7/3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224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