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经没有了,正邪你不但不认识,你还会把他当佛菩萨看待

发布时间:2024-09-10 04:32:20作者:大众学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这个经没有了,正邪你不但不认识,你还会把他当佛菩萨看待

【复次普广。未来世中。若有恶人。及恶神。恶鬼。见有善男子。善女人。归敬供养。赞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或妄生讥毁。谤无功德。及利益事。】

也就是说没有功德、没有利益,说你迷信。

【或露齿笑。或面背非。】

面是当面,背是背后。

【或劝人共非。或一人非。或多人非。乃至一念生讥毁者。】

这是讲造业。现在造这种恶业的人确实有,我们常常听到,有时候也见到。特别是在我们这时代,《楞严经》所说,这个时代「邪师说法,如恆河沙」。那个邪师是谁?是妖魔鬼怪。《楞严经》第四卷佛给我们讲「四种清净明诲」,那一段经文非常重要!为我们说明这世间哪一类是妖,哪一类是魔,哪一类是鬼,哪一类是怪。我们看到都是人,面貌是人,他心不是人心,是妖魔鬼怪的心。所以佛在《灭法经》裡头预言,现在人讲预言,佛法将来第一个消灭是《楞严经》,最后消灭是《无量寿经》。《楞严经》为什么第一个消灭?我看到那一篇经文,我就知道这个经一定会先消灭。这个经没有了,妖魔鬼怪在世间你就不认识,你不但不认识他是妖魔鬼怪,你还把他当佛菩萨看待,他装得很像,很像佛菩萨,他不是真的佛菩萨。我过去讲《楞严》,《清净明诲》那一章的经文,这一段叫照妖镜,妖魔鬼怪对这个头痛,总得想办法把这经销毁,不让你流通,他好作怪。

儒家《左传》裡面有一句名言,教给我们辨别什么是妖,左丘明说:「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常」是什么?儒家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人要把这东西捨弃掉,不要了;换句话说,他所做的不仁、不义,不讲礼、不讲信用,这个人就是妖。无论他在社会上地位多高,他有多少财富,他不是人。儒家认定肯定人的标准,一定要讲仁义礼智信,也就是说做人五个基本条件。在佛法裡面自古至今,这些祖师大德们就把五常配在「五戒」,「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是信,「不饮酒」是智。由此可知,五戒具足这是人,五戒统统毁犯是妖、妖魔,不是人。现在虽然得的是人身,他造的是妖魔鬼怪的业,将来必堕叁途,这是一切大、小乘经裡面都讲得很详细。佛法是一切大众公认的人天眼目,是光明的指引,别人修学讚叹,你要去障碍、毁谤,那罪业可重了。

这地方所说的三类众生,『恶人』,多半是愚痴之人,愚痴才容易被这些妖魔鬼怪利用,听信他们的妄言,怀疑正法。妖魔鬼怪也有辩才、邪慧,《楞严》后面所讲的五十种阴魔,种是种类,将这些魔分做五十类。每一类裡面,我们在经裡面所看到,如果不是真正通达大乘佛法,确实都把他们看作佛菩萨。他们在这世间有福报,福报很大,有徒众,徒众很多,有势力,他也有护法神,他的身也是金色光明,凡夫哪裡能比得了他?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菩萨的光明柔和,你接触感觉得很舒适。魔的光明是有威勐,你接触感觉得恐惧,他的光刺眼。像太阳光一样,我们没有办法睁开眼睛久看,久看光裡头有紫外线,眼睛会瞎的,所以太阳光决定不能久看。魔光就是这一类。佛光柔和。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佛光是从自性慈悲心裡头流出来,魔的光还是从贪、瞋、痴裡面出来,所以虽然光明很大,性质不一样,这是我们要晓得。魔利用人,有的时候人也利用魔。人喜欢求名闻利养,魔给他名闻利养,于是魔道、魔法出现在这世间,能令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弃善向恶,造恶业,不肯修善,捨弃正法。我们常常感触到,许许多多人信邪不信正,听骗不听劝,这真正是经典裡面所讲的可怜悯者,真正可怜可悯,他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是。

对于他见到善男子、善女人,皈依恭敬供养、讚叹瞻礼地藏菩萨形像,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拜佛、拜菩萨,看到有人拜佛、拜菩萨。诸位一定要晓得,凡是见到拜佛、拜菩萨,他是正信,好;迷信也好!只要肯拜就好。

正信的人现前得利益,迷信的人来生得利益,没有不得利益的。《法华经》上讲「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那个「已成佛道」不是现前,也许在无量劫之后。就是他今天迷信,见到佛菩萨,他恭敬供养礼拜,就修这么一次福,无量劫后如果要遇到有佛出世的时候,可能这个因缘就能跟佛出家修行证果,我们在经上看到很多。他并不是很明瞭,也并不是很懂得道理,急难当中情急的时候念一句观音菩萨,念一句阿弥陀佛,那个功德都不可思议。何况我们对这些道理深深的了解,一声佛号一声心,恭敬作礼、赞叹供养,都是性德的流露。明心见性,性在哪裡?性就在这里流露。

对于修积真实功德的人,修积真正福德的人,他『妄生讥毁』。「妄」,他是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随着自己的知见妄想,从他的妄想生出来的讥讽毁谤,说这是迷信。这话如果要深入去探讨意思很深,佛教不是迷信,所以迷信佛教的人也不是迷信。你们想想我这话对不对?佛教本身不迷信,你迷信它也不迷信。欧阳竟无说,「宗教是迷信,正知去相信它还是迷信」,它本质是迷,佛教本质不迷,你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佛教,你从迷进去,后来会开悟,如果真正它本质上是迷信,他知进去也被它迷了,这道理很深,很值得去玩味。然后你才能开导一切大众,决定不可以讽刺毁谤,那造的业重了。你说他没有功德,说他没有利益,实在讲他的功德利益都是无边的。你『露齿笑』是耻笑他,『面背非』是批评他,当面批评、背后批评,或者你还劝导一些人共同来批评他。末后总结,『或一人非,或多人非』,非分的、非理的批评。『乃至一念生讥毁者』,这是讲最少,动了念头。下面讲他的果报:

【如是之人。贤劫千佛灭度。讥毁之报。尚在阿鼻地狱。受极重罪。】

果报还没有完,后头很长。这些人往往自以为聪明。佛门里头无论他是智信、是迷信,我们见到都欢喜赞叹。为什么?本质是正觉,迷信的人也得福,跟经上讲的没有两样,功德利益真的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毁谤批评的罪报,也不可思议,也是无有穷尽。

节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十一集) 1998/5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2-0021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