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僧侣入唐原因是什么呢
发布时间:2023-10-28 04:01:24作者:大众学佛网新罗僧侣入唐原因
新罗僧侣入唐原因可分为外因与内因两部分。其中外因是指唐朝所实施的开放文化政策等。唐代封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吸引周边各国主动派遣留学生入唐求学。从外部原因来看:
首先,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各国留学生,唐朝建立了较为全面而完善的留学生教育制度。按现在来说,当时的鸿月卢寺是唐代国家级留学生管理机构,而国子监是国家级留学生教育机构。34其中派遣留学生最多的国家是新罗。而这些留学生当中,留学僧占重要比重,留学僧又分为请益僧、学问僧、还学僧三种。鸿月卢寺,主要是管理入华留学生事务。从接待留学生到登记,分派到各地学习,还有就是将学习期满的留学生送回本国的一切事务等都是由鸿萨寺来安排。同时还包括留学僧的登记及分派到各地学习的事宜。留学期限为9年,35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相当多的新罗僧人超过留学期限也未归国,甚至也有终老在唐朝的新罗留学僧人。促使新罗僧人如此积极入唐求法的原因除了佛教在唐发展繁荣兴盛以外,也和唐朝所奉行的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有不可分割关系。
其次,就是在经济方面对新罗僧侣实施补贴政策。唐朝曾规定“既是蕃僧,入朝学问,每年赐绢二十五匹,四季给时服。
”36对入唐留学僧,唐朝每年提供的免费衣食住行,解决了留学僧的后顾之忧。此外还有为了便于唐罗交往,唐朝在境内设有很多新罗居民及僧人的居住地。o7如新罗坊,赤山新罗法华院等等都为新罗入唐求法的僧人提供了短暂的休息之地,同时也为他们尽快掌握汉语提供了方便。最后,是由于唐朝交通道路的发达以及新罗航海技术的发展。横渡黄海可直达新罗本国,这就为新罗留学僧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方式。仅据《全唐文》、《唐文拾遗》所录18篇入学僧的碑铭统计,除2人未入华,一人记载不明外,其中15人中,便有14人从海路入华。内因是指新罗社会内部的需求以及统治阶层需要等。主要有三点:首先,是新罗统治阶层对佛教的认可肯定和支持。善恶报应、生死轮回等佛教教理,有利于缓解当时新罗社会各阶层矛盾。历史事实证明,新罗在统一战争期间,为了安抚民众所开设各种佛教节日,不仅缓和了当时社会矛盾,更是巩固了自身的统治地位。新罗统治阶层基于以上需求,支持并发展佛教,也非常重视佛教僧侣入唐求法活动。
其次,就是新罗社会内部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吏读法”的出现扩大了汉字在新罗的使用范围。新罗文人崇尚唐朝文化,随着汉化译经、佛经、书籍的传入,佛教在新罗的发展也同样推崇备至。新罗入唐僧侣为求佛法,不辞辛苦,坚忍不拔的精神。尤其是在解读佛教教理方面,新罗僧侣所遇到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退缩,为求佛法之真谛,渡海入唐,在新罗佛教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最后,唐朝佛教对新罗僧侣的吸引力。新罗佛教的发展水平与唐朝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新罗僧侣必然会对先进的佛教理念、思想有着极大地向往,这才使得他们展开入唐求法的活动。
留学僧,顾名思义就是出国求学的佛教僧人。新罗入唐留学僧由请益僧、还学僧、学问僧来组成。其中志在唐朝长期学习和深造的称作学问僧;入唐前在佛教研究上有一定造诣,来华专门进一步研修和研讨的留学僧为请益僧;作为遣唐使团员来华请益的僧人,并随遣唐使一同返国者,称为还学僧。这些留学僧在鸿月卢寺的帮助下,大部分加入了唐朝的各宗派,他们求学传法的活动主要在长安、洛阳、九华山、五台山等地区。
古代连接东亚三国的交通路线,既是在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的要道,也是相互传播各自文化的文化通道。通过长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成为了古代东亚文化圈的成员。回顾唐罗之间的文化交流,海上路线相比内陆路线航程较短,旅程较为便捷,不像陆路有许多盘问点。从新罗僧侣觉德在真兴王10年(公元549年)利用海路到中国梁朝求法的记载来看,当时的航海技术十分发达的。这也是史料记载中第一位渡海入华求法的新罗僧。此外还有许多新罗僧侣通过海路到唐求法,并且又乘船归国,学有成就以后为新罗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中国学者严耕望先生《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一文中的统计,新罗留唐僧徒法号可考者逾一百三十人,实际人数要远大于此数。许多新罗僧来唐求法,并不是单纯的以求法为目的的,其中还包括文化、政治、交易等许多原因。如义湘在公元670年归国带回去了唐军要攻打新罗的情报,由此可知当时唐罗之间所存在的政治问题。针对于义湘的活动,后文还将提到,这里不予赘述。所以笔者者认为既要注重新罗僧在唐求法活动,也不能忽视当时唐罗之间的交通路线。
古代连接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交通路线中,既有海路,又有陆路。虽然随着各时期环境的不同,这两种途径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是在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的交往中海路与陆路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罗版图扩大之前的地理位置十分不利于与唐朝开展外交活动。因为新罗地理上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遣使中国一般都是同高句丽、百济一起出访,并没有独立的交通路线。